有兩個網站A和B,A網站的訪客瀏覽完網站就離開了;B網站的訪客除過瀏覽,還進行了其它操作。
顯然,B網站的營銷效果更好。什么是CTA呢?就是讓訪客可以做出除過瀏覽之外操作的設計,包括但是不限于分享、收藏、購買、注冊、登錄、進入。
CTA的類型
我們按照引導訪客的目的不同,將CTA分為如下幾種類型:
一種是激發目的的CTA。包括“學習更多”“發現更多”,此類CTA可以有意識地引導訪客進一步操作和深入了解網站。
一種是打斷用戶思考的CTA。包括“立即下載”“立即訂購”等等,可以給訪客造成緊迫感,讓訪客馬上做出決策。
一種是幫助用戶做決定的CTA,包括“聯系我們”“開始演示”等等。
一種是保留用戶的CTA,包括“成為會員”“現在注冊”等等。
一種是鼓勵分享的CTA,如“分享到社交媒體”等等。
在了解了網頁CTA的類型之后,我們再分析一下網頁CTA設計的數量。
CTA數量的探討
一個頁面應該設計幾個CTA按鈕呢?
在網頁設計中,有一種策略叫做“重復策略”,即適當地對文案、圖片等信息進行重復,可以加深訪客對信息的印象。于是,有人認為應該一個頁面應該設計多個CTA,可以提高CTA的使用率。
但是也有一種觀點認為,當人們面對多個目標選擇的時候,會出現選擇困難癥,所以,一個以上的CTA設計,反而會讓訪客無所適從。
那么,到底一個頁面應該設計幾個CTA呢?
我們總結了如下幾個結論,可供參考。
頁面CTA數量參考
參考一:根據訪客目的設計數量
一個頁面,如果滿足的是一個目的,那么就很簡單,設計一個CTA即可。但是,如果一個頁面,多個群體都使用,則需要考慮設計多個CTA。
例如,知乎的登錄頁面,有三個CTA。一個是登錄,針對是已經有賬戶的用戶;一個是注冊,針對是想要注冊的用戶;還有一個“游客進入”或者“隨便看看”,針對的是沒有賬戶但是也不想注冊,只是想臨時使用一下的訪客。
再例如,電商產品頁面,往往會有“加入購物車”“購買”兩個CTA,針對的訪客群體也是不一樣的,前者針對有購買意向的訪客、后者針對是已經要購買的訪客。
參考二:根據用戶使用習慣設計數量
如果用戶的使用工具和習慣不同,存在不同的使用習慣,也需要設計多個CTA。
這種情況在網頁的聯系頁面非常常見。由于有的訪客習慣電話聯系、有的訪客習慣微信溝通、有的習慣在線溝通,網頁的聯系CTA,就需要設計有電話、在線溝通和關注二維碼。
參考三:盡量減少一個頁面CTA數量
一個設計原則是——每一個網頁頁面都有明確的目的,可以讓用戶進行一次操作。
所以,應該盡量保持一個頁面盡可能少的CTA數量,這樣可以讓用戶的操作更為“聚焦”,也提高CTA的使用率。